城市是人类的城市,动物在水泥森林中挣扎求生。
公路上被碾压成薄薄一片的刺猬和蛇,不知道他们过马路时在想什么,是想寻觅一处可供栖息之地?昨年还是蛙声一片的小水塘今年已硬化成停车场——冬眠后的小青蛙是憋死在地下还是钻啊钻啊找到出口逃出生天了?撞死在玻璃幕墙上的飞鸟是不是以为自己奔向的是白云蓝天?黄鼠狼,别以为我没看到你钻进路边的绿化树丛,那么窄窄一片灌木,藏得住你的小小身躯吧?还有你,驻足在路灯上的喜鹊你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小燕子,你还是往乡下飞吧,飞到某处闲置的农房,抓紧时间衔泥筑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刚刚过去的3月3日,
是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
今年的口号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迄今为止,全球超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
源头都来自于动物,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
人类的活动打破了大自然原本的生态屏障,
人和野生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90后团队,
他们从小处做起,花了近三年,
把镜头对准身边的野生动物,
拍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
这是国内第一次有人系统地拍摄
“水泥森林里被折叠挤压的动物世界”,
豆瓣评分高达9.3。
有人说,这是《动物世界》的野性,
加上《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
“生命遇见生命,两个世界,同在北京。”
一条专访了纪录片的导演阎昭和监制杜兴,
他们坦承自己是因为拍片才开始关注这些动物,
“越是了解野生动物,
就越对大自然和生命抱有敬畏之心,
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自述 阎昭 编辑 石鸣
这部纪录片顾名思义,拍的是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拍摄范围主要是北京这个城市。
大家可能觉得北京这样的城市是没有野生动物的。但是我们策划和前期拍摄的时候,一共拍到了40多种动物,最后剪到正片里的有30多种。
我们拍到最多的是鸟类。北京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它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通道。本地的野生鸟类就有将近500种,大概占了全中国鸟种数量的三分之一。
我们也拍到了昆虫和兽类。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大部分叫“三有保护动物”,比如刺猬、喜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还有最常见的麻雀。
这个纪录片一共4集,每集50分钟。我们把城市分为几个地理形态,每一集讲一种形态范围下的野生动物。第一集是闹市,第二集是公园,第三集是古城,第四集是郊外。
这样的纪录片,在国内可以说没有先例。
我们的片子,比较注重城市和动物的关系,讲了一个动物和人共生的主题。
我们其实不光是在拍动物本身,更多地是在拍动物如何介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和动物发生关系。
拍这个片子是临时起意
想拍这个片子的起因很偶然。2016年,有一天,我们的制片人在开会的时候,办公室窗外突然飞过了一只红隼。
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北京市最常见的一种猛禽。它喜欢很高的地方。我们的办公楼在国贸CBD旁边,是23层楼的顶层。可能它正好盘旋路过。
当时我们的团队刚刚从青藏高原拍片回来,鹰啊隼啊在那边见了很多,但是没想到回到北京,在都市最繁华的中心,也能看到这种野生动物。就一下子起了兴趣,要做这样一个片子。
我们没有多少前期筹备和调研的时间,原因是2017年春天,北京突然出现了一只丑鸭。
这个季节是丑鸭的繁殖季,它本来应该在很高的纬度、接近北极圈附近的地方活动,谁也搞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北京。我们为了抓画面,马上就开始了拍摄。一边拍,一边做功课。
我们列了北京大概会出现的几种动物:乌鸦、麻雀、松鼠……画了一个表格,标注好这个动物可能会在哪里出现,我们能找谁带我们去见这些动物,然后按图索骥。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线索和资料来源都是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
果壳网、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博物》官微等等。然后一个专家帮我们推荐另一个专家,滚雪球。
意想不到的困难纷至沓来
我一开始着手这个项目的时候,想得很简单,不就是拍一拍乌鸦、拍一拍鸽子吗?没什么难的。
一查资料才傻了眼: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这个题材在中文世界里没有什么现成的知识和信息。几乎所有的素材,都需要你自己从零开始去寻找和发现。
科学界更加关注的是旗舰物种,比如大熊猫、朱鹮、雪豹,对我们身边的动物的观察和研究是很少的。
我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鸟类的专家老师,小嘴乌鸦的迁徙到底是怎么样的?他说是一个谜。
我特别纳闷,为什么明明每天都会见,我们却不了解它呢?他告诉我,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动物,我们最不了解。
我们需要从头积攒这些动物的细节,了解它的习性、行为和整个生活史,从出生到成长、发情、繁殖,它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谈恋爱,怎么打架。
第一次目击红隼之前,我等了三四天,才看到了几秒钟,只来得及掏出手机拍下红隼一个模糊的黑影。
我算了一下,按这个投入产出比,如果要拍200分钟的纪录片,大概需要不吃不喝不睡拍十年,摄影师和剧组一天的开销最低2000多,那就要花掉几千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们找到了找红隼的捷径:不是漫无目的地空等,而是跟随着它的叫声找。就这样,在CBD一栋楼的29楼找到了一个红隼窝,但是没想到,机位又受到了限制。
红隼喜欢高处,这只红隼的高度离人一百多米那个红隼窝安在了一个空调架上,唯一的机位就是对面另一栋楼窗户正对这个空调架的一家住户家里。
那个房间正好是人家的卧室,他们不同意我们拍摄,觉得太打扰他们的生活,于是这个机位没有实现,只好放弃。
这些野生动物大部分都活动在北京的公共空间里,然而市区拍摄,会受到很多管制。
每次进公园拍摄之前,我们先把设备拆掉,自己装行李箱或者书包里,拿进去之后,再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重新组装。
在颐和园拍松鼠的时候,我们这一招失败了。保安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我们赶紧爬山,左绕右绕,想甩掉他,但是没能成功。
不过后来越拍认识的人越多,熟人多了,事儿就好办了。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干坏事,就是在拍野生动物的纪录片。
拍片过程零碎而漫长
这个片子从构思到最终制作完成,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
我们从2017年2月份开始拍。国贸CBD的红隼半途而废之后,我们在通州找到了另一窝红隼。
2017年夏天,我们拍了刺猬、蝉、纵纹腹小鸮、黑翅长脚鹬、大杜鹃、鸳鸯,还拍了雨燕环志、胡同里的家燕搬家。
2017年秋天和冬天,我们拍了乌鸦、黑鹳、长耳鸮、瓢虫越冬、灰鹤越冬和后海的绿头鸭。
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拍了能想到、能拍到的那么几种动物,收获了一些素材,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离成片还很遥远。
2018年的春天,我们又一次拍了红隼,而且这一窝红隼就在我们办公室附近,交配、打斗都在我们眼皮底下进行。
去年在通州拍的红隼有不少巢内幼鸟生长、母鸟喂食、换羽、出飞的画面。我们把两个地点的素材嫁接到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隼求生、繁衍、成长的故事。
我们也继续拍刺猬等前一年拍过的那些动物的素材。松鼠已经记不清拍了多少只了,主要在香山和天坛拍的,也有颐和园。
丑鸭的故事,也是跨年完成的。第一年,丑鸭来到北京的时候,我们没拍到给丑鸭画科学插画的张瑜老师,第二年,我们拍了张瑜老师在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水边画丑鸭,但是水里其实已经没有丑鸭了。
第一年拍的鸳鸯巢箱在龙潭西湖公园。就在小鸳鸯马上出壳的前几天,母鸳鸯突然弃巢,大家等了几天,母鸳鸯还是没回来。
等我们把鸳鸯蛋拿回救护中心打开检查的时候,发现小鸳鸯已经发育成熟了,但是因为蛋好几天都没有保持温度,可能早就死了。
大家天天在监控里看着它们,等了几个月,却是这个结果,都很难过。不过这就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常态。
2018年夏天,我们开始了剪辑,从夏天剪到冬天。
一边剪一边发现,我们缺乏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又进行补拍。这个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一些爱好拍摄野生动物的资深摄影师,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
在野外拍摄,没有摄影棚或者室内那种控制得很好的光线。很多野生动物都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才出没,画面经常有很大的噪点。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有一个拍摄机位,所以剪辑其实不是用不同机位的素材来剪,而是拿不同时间线的素材来组合。
同一种动物,可能上一个镜头是春天拍的,下一个镜头是冬天拍的,或者上午和下午、晴天和雨天拍的镜头,都要想办法剪在一块,看起来像同一场戏一样。做后期的时候,调色师简直快被逼疯了。
惊喜就是拍的东西多了,
总有机会凑成故事
第四集,乌雕和喜鹊在野鸭湖湿地保护区打架的素材,是我们拍其他湿地鸟类的时候偶遇的。
剪辑这段素材的时候,我们觉得,光展现打架没什么意思,要给喜鹊一个搏命的理由。正好,一年之前,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偶遇,我们拍到过一个成年大喜鹊给小喜鹊喂食的镜头。
我马上就想到,喜鹊要和乌雕打架,可能就是为了保护幼鸟。就这样,凑成了一个故事。
我一直对北京城里的乌鸦特别感兴趣。它们有上万只,每天去哪吃东西?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在城里觅食。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万寿路的乌鸦每天定时往城西北的方向飞,那个方向上有垃圾场,我们推断,乌鸦可能每天都到垃圾场去吃垃圾。
为了拍摄乌鸦觅食的场景,我们向环卫部门提出申请,可是一直得不到批准。花了很大力气,公关也没成功。
结果有一天,我去十渡拍黑鹳。和另一个摄影师约好了时间,我已经快迟到了,突然闻到一股臭味,瞥见远处一个垃圾场。
我正在高速上开车,也不敢细看,感觉可能有乌鸦。犹豫了一下,就地停了车。
等到下车拿了望远镜一看,简直惊呆了,一览无余的巨大填埋场里,密密麻麻都是乌鸦。
我的车就在高架桥上停着,视野非常好。我们拍了足足两个小时,终于招来了交警,心满意足地被赶走了。
于是,成片里,我们有了乌鸦进城、出城吃垃圾的故事。
团队非常年轻,
预算非常低,大家花钱非常省
我们这个团队,3年来,始终维持在一个4、5个人的状态。我是1989年的,制片人是80后,其他几位同事是1990、1994、1995年的。
很久之前,因为项目经费不足和周期太长,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摄影师。所以我和同事们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掌机。
我本人是学新闻的,另外有两个小伙伴是学编导的。我们这里没有学摄影的,也没有学生物或者学动物的。
我是导演,但实际上我们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调研、摄影、外联、制片,大家基本上什么活儿都自己干。
请不起摄影师,我们就自己拍。没有租车的预算,我们就开自己的车,报销一点油钱。没有剪辑费,我们就自己剪辑。也没有专家顾问费,基本上靠刷脸。
我们的整个预算大概几百万吧。这在自然类纪录片里算是低的。像BBC拍那种自然纪录片,预算可以说是没有上限的。
这个项目,硬件上的支出就是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个三脚架,还买了一个稳定器,基本上器材方面的预算就花完了。
然后我们就淘换一些公司用剩下的二手设备,很旧很破了,可能都没法用了,我们拿去修理了一下,就又拿着这个机器拍了3年。
重新认识野生动物
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其实认识不了几种野生动物。拍完之后,我觉得身边到处都是野生动物。
比如麻雀和喜鹊,他们经常是一家子一家子地出现。
很多小区里有蜘蛛,还有壁虎。
泥土里面常常有鼠妇,俗名叫西瓜虫,其实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动物,几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还有跳蛛,是非常常见的,我的车的后视镜上经常能看到。国外社交媒体上有一只网红蜘蛛,叫卢卡斯,就是这种跳蛛。
包括野生鸟类也是。后来我发现红隼哪都有,随便一抬头都能看见,根本不用那么费劲去找。
看多了之后,我发现还能做出一些个体的识别。比如红隼,雄性的头是灰蓝色的,不同年龄段雄性红隼的羽毛颜色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颜色越浅。不同的红隼,胖瘦、大小都不太一样,很难跟别人形容,但是一眼能分辨出来。
其实这个片子里的红隼,俯冲也好,悬停也好,有的镜头里的鸟是幼年的,有的是成年的,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我们拼到了一起。可能一般观众看不出来,但我们自己是能看出来的。
我们这个片子,和BBC的自然类纪录片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拍了很多“人”的戏份。
这个一方面是被动的。因为制作条件有限,如果全部拍动物,我们做不到这么长的时长。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这也是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我们发现,我们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双方都在互相影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是相当大的。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能就构成了特别的挑战。
比如找松鼠的时候,有一些松鼠出没地点的线索,我们去到现场一看,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棵树已经不在了,那么当然松鼠的巢也没有了。松鼠就需要重新寻找栖息地。
但是对于红隼来说,它喜欢高的地方,在野外,它也是在高高的树上或者悬崖上筑巢。那么,城市的高楼,高度可能比任何自然环境下长的树都要高,红隼在这样的环境里,可能就如鱼得水。
我们城市在进行绿地管理的时候,会投放很多鼠药。但是猛禽都要吃老鼠,如果吃了中毒的老鼠,猛禽也会中毒。
北京猛禽救护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食用中毒老鼠、二次中毒的猛禽的救护需求,很多猛禽就这样死去。
所以我们未来是不是可以考虑投放鼠药的用量和范围,尽量保护猛禽?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还有北京雨燕。这算是北京最有名的野生动物了。它喜欢在古建筑里面筑巢。
鸟是要随吃随拉的,那么它筑了巢,它的活动就会腐蚀古建文物。这个矛盾一直存在。文物保护部门在古建筑上安装了防护网,动物保护者觉得这样对动物不好,表示反对。但是不安肯定也不行。
所以我们需要研究,雨燕的粪便,对北京古建筑有什么影响?将来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既能保护古建筑,又能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片子里面,每次出现一个新的野生动物物种,我都会特地附上地图,标注这种动物在北京城的位置。
我们其实是想让大家对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首先有一个地理的概念。
你会发现,从城市CBD到几类代表性园林,从中轴线附近的老城区,到郊区的山林湿地,北京的生态原来这么丰富,我们和动物的关系原来这么紧密。
如果你经历过,那么你一定忘不了,第一次近距离看一个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的感觉。
那是1:1的比例,似乎能看到红隼巨大的黑眼珠里反射的景物。那种感受和电视上看,或者动物园里相比,完全不同。
在平常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城市很大,动物很小。但是你只有真的和野生动物对视的时候,你才猛然发现它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
你发觉,动物很大,城市很小。人类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平等地去相处,平等地去交流。
我不知道,在看完《我们的动物邻居》之后,观众会不会重新张开眼睛,关注自己生活中的自然?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里很久了,对大自然很疏离。
我们觉得非洲算大自然,南极算大自然,但其实,城市里面也有大自然。
堵在高架桥,坐在格子间,走在马路上,我们就能看到活的、真的、未被豢养、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
它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历经数百万年进化而幸存,是我们孤独的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同伴。
我想,这是宇宙中最浪漫动人的事情——遥远的相似性。
一颗行星和另一颗行星,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相似,最终战胜了遥远。
红隼想抢喜鹊的窝,本以为这种在人类眼中的吉祥之物应该也比较温顺,会乖乖被赶跑。没想到这也是个狠角色,而且还拉来自己的近亲:乌鸦同学一起围攻红隼。
结果,Game over,红隼out.
小刺猬🦔为了挤过前方的枯树枝,一扭一扭自己的小屁股,还隐约看到了两只小脚丫,终于成功挑战障碍赛。
在越冬后一整天都找不到吃的,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的。哼,宝宝生气了,一下子就收回自己的小脑袋,钻到了被一万两千根刺包裹的身体里。第二天发现,咦,其实流浪猫粮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一下。
大杜鹃真是动物界登峰造极的心机婊。自己生了孩子后,把蛋丢到别人家。小杜鹃孵化后,还会狠心赶走自己的同类,一人独享养母的哺育。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蜜蜂,人类可能会在四年内就消失。原来人类也是如此的脆弱,但我们却往往自大的以为自己主宰了自然。看似伟大的使命,总是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
看完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真的会感慨我们和动物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人类活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水泥世界中,很容易便失去同自然的联系。好在我们还有这些邻居的陪伴,或者说,因为我们侵占了它们的领地。对动物尚且宽容,何况人呢?
1-闹市:红隼、北京雨燕(古建筑,不落地)、刺猬、鸊鷉
2-园林:赤腹松鼠、岩松鼠、欧亚红松鼠(北松鼠)、中华大刀螳(卵进城)、长耳鸮(食丸)、鸳鸯(树屋)、蚜虫和瓢虫
3-古城:家猫(流浪与绝育)、乌鸦(垃圾场和城中过夜)、麋鹿、绿头鸭(野鸭岛)、家燕、丑鸭(迁徙迷路)、苍鹭、蝉(几十年唱一回)
4-郊野:黑鹳(投食)、猕猴、秃鹫、金雕与喜鹊、黑翅长脚鹬、大杜鹃、灰鹤、蜜蜂、纵纹腹小鸮、猪獾
第一集,带脚环那只北京雨燕和职业为研究者的老人十几年后再重逢。闹市的一对夫妻善意照顾小红隼和方便摄制组。 第二集,初中生花费三年观察鸳鸯,外国人帮助下花费8小时制作小窝,学会爬树,全家人帮忙下观看小鸳鸯出生,很感动。曾经住在天坛的自然博物馆老师每年寻找长耳鸮,这次带学生一起终于找到了。 第三集,更是感动非凡,截图和说明如下。有流浪猫志愿者,生态研究者,爱心市民,船只商人。
第四集,有十里渡餐馆老板为了想留下老邻居黑鹳投鱼喂养,也有心机的大杜鹃心机“换孩子”让东方大苇莺养育,鸡场老板放过突然猛吃鸡的猪鹳,蜂农与蜜蜂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甜美的西瓜(没有工蜂,人类只能活4年)。
镜头很美,是幕后工作人员耗时2年历经残酷环境考验精心捕捉的镜头,这些动物还可以被看到,很多动物我们人类还不知道。所以请,慢慢走,细细看,静静听!
曾经的原始森林,
如今的钢筋城市,
留给动物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放慢生态化的脚步,
留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人类愈发增多,
物种愈发稀少,
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的冲突与对抗。
希冀看到人与动物的和谐与共生。
而不是发展的结局,
是人类无休止的扼腕叹息。
这些美丽的动物们,
希望你们亲眼看见,
亲耳聆听,
亲身保护。
对于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动物已越来越陌生,这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然而,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让人们颇感意外的事实:原来即便在高楼林立的繁嚣市区,也依然有一些野生的动物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比如北京,安家在CBD的红隼、老城楼上的雨燕、长安街上的乌鸦、朝阳公园的鸊鷉,后海的绿头鸭,以及短暂歇脚的长耳鸮……如果算上城外的郊野,野生动物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遍布周遭,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市里匆忙生活的人们极少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一提到野生动物,我们已经习惯了首先联想到广袤的荒野,热带的雨林,或者深邃无边的海洋,反观,城市的环境则太过喧哗、生硬,对动物们来说实在并不友好。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虽说已不是首开先河,但也算摆脱常规、另辟蹊径,将野生动物与我们潜意识里最意外的选项——现代都市联系起来,而且更成功地告诉人们,都市里竟也有那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这种惊喜,正是本片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之一。
另外,众所周知,在人群密布的城市,寻找野生动物本就并非易事,而长周期地追踪拍摄它们降生、繁衍、迁徙的一生,记录它们独特隐秘的生活习性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仅此一点,本片的拍摄团队便值得致敬。
当然,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启发还不止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动物?博物学的兴趣,科学的研究,对于自然生态及城市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怀,的确,我们有许多充足的理由去了解它们,了解我们的动物邻居。当然,因为了解它们,我们也会更意识到自身的处境。
流落城市的动物,极易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而我们将同情施于它们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事实:我们人类也曾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永远带着自然的属性存在下去,但比起城市里的动物,也许更为族群庞大的我们才是现代城市里,离开故土更远更久的物种。
曾经的诗人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有些时刻,我们把一种爱和亲切的敬意献给植物、动物、风景的自然,就像献给儿童、农民风俗和史前世界的人性自然那样,并不是因为它使我们的感官感到舒适,也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理解力或审美情趣得到满足,而仅仅因为它是自然。
而依然留守在城市的动物,及一切自然的存在,便唤起了我们对内在的自然的感受。每个不完全缺乏感受的文明人,面对一朵朴实的花,一块布满鲜苔的石头,鸟儿的啁啾,蜜蜂的嗡嗡等等,都会使他感到愉悦。这些不正说明,对自然的满意不是审美的,而是生命本能的冲动?
如今,地球上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一数字还有日益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城市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易扩张的地貌,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栖息之地。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的特征,然而,自现代城市诞生以来,它带给人类的不安、紧张,也是一直伴随而来的问题。人类如何纾解这些矛盾?或许一切时尚的娱乐、高雅的文艺形式、及高效便捷的科技,都不如那股自然的野性更具力量,更能令人类的内心安顿下来。
极致的美与真实,往往带有一些野性。在城市里,当我们享受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成就之时,更需要借着植物、动物、野性的自然,唤醒我们更为敏锐的感受,如此,人类的天真、诗意和生命才不致枯竭。这或许是那些陌生的动物邻居,在城市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画面很棒,文案不错,主题很有意义,看得出拍摄团队的真诚与努力付出。我觉得无论年轻的拍摄团队还是镜头中那些关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动物并为之付出的人都值得敬佩。这样的纪录片还是需要更多鼓励,虽然美与温情多于警示呼号,但要求这样的片子表现更多矛盾、严峻生态问题甚至对城市化与人类的谴责,恐怕太不现实了,设想真的再随拍一个这样的片子的话(其实现在的成品本身就很可能有被筛除的素材吧),这里面牵涉到多少大大小小甚至不得了的利益,别说殃-9台,什么台我看都上不了了。该鼓励还得鼓励,否则会凉了还有良心的人的心。
今天午饭的时候看了一集。感觉团队很年轻,做着我想做的事,羡慕。但是内容还差点,估计是因为解说词不够专业吧。跟BBC当然没法比,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内动物纪录片的进步嘛。给四星。
两年拍了四集纪录片,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牺牲了动物,人类凭什么觉得自己更高级?
看到鸮和人在南海子再度重逢,我被感动哭了,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情绪,忠犬八公也可以是人
小而美的纪录片
是真的邻居!有些还是室友
起初,以为生活在城市中是没有灵魂的,那是星辰原野之外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发现在发动机轰鸣、喇叭声四起、人潮嘈杂涌动的城市底噪之外,还有雨燕长鸣掠过,矫健的身影划破天空。这个世界不只有我们,还有和我们共同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神秘邻居。
新颖的视角,取景地不是荒野而是人造的城市,探讨人和动物如何适应彼此,如何和谐共存。让我重新意识到了曾被我忽视的可爱邻居。这部纪录片也是对北京的旅游宣传片。
做的很棒的纪录片,人与动物怎么在城市相处,很值得思考,有几集蛮想哭的
可敬可爱的邻居们 是邻居吗 还是我们生活在它们的领地?
我们的动物邻居(X)首都北京动物园(√)
没法跟BBC拼规模气势,转而去找小而美,反倒拍出了自己的味道。意料之外地好看。能看得出这些创作者是真的爱动物,否则不可能做到。
希望有其他气候区大城市也出点类似资源
那时候中国尊还没封顶。北京的天也总是灰蒙蒙的。
选题咔咔的好
缺乏客观性 不尊重自然法则 拍一集鸟 主人公哭了他妈几次 全程放伤感音乐 研究员“你看这鸟多可爱呀嘻嘻嘻” 那是不是不好看就不值得研究观察?? 技术手法没得说 但学人表面不学内涵
很好看,红隼那个太可爱啦,从来没想过北京还能有这么多小动物在水泥森林里求生存,那个长耳鸮太好看了吧~文本写的可真好,羽化是一场战斗,敌人是过去的自己,真棒。。。。
凝视动物,就像凝视我们自己
闹市的刺猬好可爱,看得我想养一只了,络新妇蜘蛛也很可爱,楼宇间的红隼也很可爱,朝阳公园的凤头䴙䴘也很可爱,广告牌上的喜鹊也很可爱,它们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空间里争夺自己的领地。(CCTV-9的插播广告配不上这么好的纪录片,尤其是吴京和章子怡的奶粉广告,还有净水器广告,烦死了。)【CCTV-9纪录频道·特别呈现(03:46 2021-283 )央视影音macOS客户端】
很用心的纪录片!